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

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

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的成立源於1978年,由李寶椿之子李兆增在1987年捐資一億元在烏溪沙籌建。當時擔任香港「聯合世界書院國家委員會」主席的利國偉爵士負責挑選香港學生往海外的聯合世界書院就讀,對聯合世界書院畢業生的才幹及對社會的貢獻深感認同,在1982年離任後仍然繼續支持書院的活動,希望可以在中國建立一所聯合世界書院[6]。

當時仍然擔任恒生銀行主席的利國偉與持有家族成立的「李寶椿慈善信託基金」(Li Po Chun Charitable Trust)的李兆增於1987年首先提出在香港設立聯合世界書院,獲得當時的港督衛奕信爵士及「大西洋聯合世界書院」校長大衛·薩特克利夫(David Sutcliffe)熱烈支持,以衛奕信名義成立的「衛奕信勳爵聯合世界書院獎學金基金」至今仍然為到港就讀的學生提供獎學金。

籌建理事會的成員往海外的聯合世界書院進行考察,與政府就數個未來書院選址進行漫長而詳細的討論,結果選擇了位於烏溪沙白石的大片土地,該處早年是船灣淡水湖堤壩的採石場之一(現時室內體育館背後的斜坡仍見證採石的痕跡),於政權移交前夕在中英土地委員會(Sino-British Land Commission)同意下獲得50年租地條款。當時的地盤甚為偏遠,面臨吐露港而背靠馬鞍山郊野公園,附近沒有大型的社區發展及交通配套。

1991年,工程在獲得足夠的建校資金後馬上展開。1992年2月12日衛奕信爵士奠基,並於1992年9月落成迎來第一批學生。1992年11月6日由查理斯王子主持正式揭幕,在計劃獲得「聯合世界書院國際理事會」(UWC International Board)批准後不足18個月便完工啟用。

首名獲聘的職員是創校校長大衛·威爾金森博士(Dr. David Wilkinson),最初只能在沙田一間酒店的套房工作,於1992年上半年招聘員工,部分創校員工至今仍然在任。威爾金森博士於1994年離任,前往曼谷建立一所學校,及後再被委派為「印度馬軒德拉聯合世界書院」的創校校長。

1994年8月布萊爾·佛斯特(Blair Forster)履新出任校長,在長達九年的任期中表現出色,直到2003年9月因病去世才結束。在任期間書院按聯合世界書院的理念穩步發展及成長,學業成積逐漸改善到成為全球聯合世界書院IB考試最佳的書院之一。以已故校長為名的「布莱尔·佛斯特紀念基金」(Blair Forster Memorial Trust)提供獎學金以協助東帝汶的年青人。

郭林同博士(Dr. Stephen Codrington)於2004年5月成為新任校長[7]。2000年4月利國偉卸任理事會主席,由前教育署署長李越挺接任。

校董會

编辑

[8]

湯啟康先生 BBS(主席):教育署前副署長

劉劉穎雯女士:教育統籌局前首席教育主任

陳維安先生 SBS:香港立法會秘書長,曾任教育局副局長及香港賽馬會馬場事務部總監

傅鄺穎婷女士:康宏金融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聯合世界書院大西洋書院校友

李鍔博士:香港大學文學院前院長

梁少光先生:香港中文大學前秘書長

梁堅先生:花旗集團中國區投資銀行業務董事總經理,聯合世界書院大西洋書院校友

李瑞智先生:李寶椿慈善信託基金委員會成員,李兆增的兒子

梁祥彪先生:利國偉的女婿,現任偉倫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

呂元祥博士: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香港)有限公司創辦人及主席兼香港浸會大學基金董事局副主席

沈祖堯醫生 SBS JP: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

譚麗芬醫生 JP:衞生署前副署長,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專員,聯合世界書院大西洋書院校友

尹葉芊芊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前院長

黃金蓮修女 MBE:聖保祿學校校長

歷任校長

编辑

大衛·威爾金森博士(Dr. David Wilkinson,1992-1994)

布萊爾·佛斯特(Mr. Blair Forster,1994-2003)

郭林同博士(Dr. Stephen Codrington,2004-2011)

艾德華(Mr. Arnett Edwards,20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