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吃住球

什么叫吃住球

第1楼

打球一年了,但是还不知道吃球是什么意思,什么感觉,有的说是在拍地停留时间长点,要滚动,要摩什么的,今天有个朋友说,其实吃球就是透板,是套胶吃住球,不透板球不好控,我觉得也有道理,不知大家怎么理解,吃住球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有把球甩出去的感觉,怎么练吃球技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8 9:37:49编辑过]

第2楼

感谢何老,我说的意思就是持球的意思。是不是要练好正手攻要有持住球的感觉,我怎么老是感觉球一碰板就脱板了,根本感觉不到板持住球,我用YE底板,正手狂三40度,有个朋友说配成狂三39度会好点,是不是胶皮软点容易吃球深点,薄摩擦一般不透板,拉弧圈要吃球好,小臂内旋是不是为了先给正压力吃住球,再向上摩擦也就是说的先打后摩的意思,但是看王皓横拉慢动作时,小臂外旋时球已脱板,也没得摩了,

第3楼

"吃球"一般是指接发球失误的现象,你说的"吃球"应该是一种感觉,所以称之为"持球"比较合理,因此"吃住球"与"持住球"应该是一个意思。 如果用"持"球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它应该有二层理解:一是薄摩擦地拍触球的由虚至实的过程中尽量"实"得时间长一些、即拍对球的正压力尽量大一些,通常用在接发球的快搓或搓摆地轻发力控制落点以及拉弧圈等摩擦技术中;另一层意思是指快攻、加方推挡等以撞击为主的技术中"透板"的震手感觉,其实也是正压力的力度问题。所以,"球在拍上地停留时间长点"与"透板"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第4楼

关于透板, 就是发中等力度时球陷进胶皮海绵, 海绵被压扁刚刚好够力量触及底板, 底板将球撞走的同时, 海绵形成一个护托, 控制出球方向, 这样的击球才叫有控制, 如果海绵太软或太薄, 球太容易触及底板, 弹走的速度太快, 海绵形成一个护托力量不够控制出球方向, 便如同打在光板上, 这叫太透, 太透是不好控制出球方向的, 相反, 如果海绵太硬, 球还没有触及底板已经被海绵的力量弹走, 叫打不透, 这时, 旋转对出球的方向影响较大, 于是出球的方向不好控制, 所以, 选器材的时候, 应该根据自身的力量, 找中等力量能打透的器材, 不选最硬也不选最软, 量力而选. 吃球是另外一样东西, 当选对了器材后, 拉球的时候, 海绵形成一个护托, 将球向摩擦的方向带动, 是另外一种控制出球方向的办法, 上面的出球方向靠底板撞击, 这里却靠胶皮擦撞控制出球的方向.

第5楼

不是器材问题,我YE还配40度狂二呢!

第6楼

【老是感觉球一碰板就脱板了,根本感觉不到板持住球】的主要问题不在于用什么板或什么硬度的套胶,而是你的拍形、即拍面前倾角度大小及拍面朝向有关系,拍面前倾角度大、会使球打滑,拍面朝向不合理、也会使拍撞球时撞击力不透过球心。均拍面前倾角度好调整,拍面朝向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做调整:将球放到自已的正手大角上,然后将拍贴住球并使拍面朝向对方的正手大角,这时你要注意拍子碰到了球的哪个部位,这个部位就是你在正手位打斜线时的合理触球点,只要掌握了这个触球点与拍面朝向,拍对球的正压力就会明显加强。 另外,收小臂的时机与收小臂的方向也非常重要,收小臂过早,拍碰到球时已没有力量;收小臂过于向左向内,也会显得发力不足,应该在拍快要触球时、向落点收小臂为合理。

第7楼

何老说的非常对,学习了。

第8楼

 我理解,除了发球以外,处理什么球都不能太薄了,薄了就容易失误。

第9楼

薄是厚的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厚就变成打了。

第10楼

看过楼主视频,原来拍型变化太大,球是推搡过网,不知现在如何,上个视频,大家的建议可能更具体。

第11楼

球在拍上地停留时间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