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抱节君,(https://xueqiu.com/8080788274/326565367)
$光启技术(SZ002625)$《从科学家转型成企业家,为什么光启成功了》。记得是前年刘董与彭剑锋一个访谈对话。今天有球友发出来了,今天再读,不一样的感悟。希望大家有时间还是看下视频或读读原文。以下是整理一些要点。一、量子思维重构创新底层逻辑光启将量子物理学的四大原理转化为管理范式:测不准原理 → 动态试错机制面对超材料技术产业化初期的不确定性,光启采取"先开枪后瞄准"策略,在通信、航空、军工等10余个领域同步探索,最终筛选出能级最低的军用赛道作为突破口。这打破了传统企业"聚焦单一领域"的线性思维。态叠加原理 → 战略波粒二象性既保持超材料基础研究的"波动态"探索(已研发至第四代技术),又在"粒子态"层面聚焦军工产业化,形成"基础科研+产业化"的态叠加结构。能级跃迁原理 → 赛道动态升级通过"最低能级轨道优先突破"原则,光启从实验室技术(能级0.1eV)跃升至尖端装备制造(能级1.5eV),避免低能级赛道衰退导致的系统性坍塌。量子纠缠 → 全要素协同网络自主研发的HyperX云平台实现生产、供应链的量子纠缠式联动,任何工序调整都能触发全系统响应,使复杂工序的协同效率提升300%。二、组织进化的三大突破水螅式生态组织借鉴水螅生物的神经传导特性,建立"1个技术中台+N个创新细胞"架构。每个研发小组都是独立决策的量子单元(类似苹果围绕乔布斯理念的创新网络)。小熵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系统将管理熵值降低60%:物料编码与1688平台实时对接实现采购自动化;生产过程建立亚纳米级追溯体系,每个操作节点都形成量子纠缠式数据链。价值观能量场构建"三能精神"(能吃苦/打仗/坚持)与"多想多做,正直正能量"的价值观,通过内部云平台的透明化数据流,使员工行为与组织目标形成量子纠缠。三、科学家向企业家的量子跃迁刘若鹏团队完成三重思维革命:从二元对立到灰度认知突破科学家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式,建立"既要技术创新又要成本控制"的态叠加决策模型。在超材料研发中,既保持实验室级精度(误差<0.001mm),又通过工艺创新将单件成本降低72%。从专业纵深到生态构建打造包含材料科学家(35%)、IT工程师(28%)、军工专家(22%)的量子化团队,通过"能力拼图"实现跨学科纠缠效应。其自主研发的HyperX云平台,将化学合成、光刻蚀等23个专业模块进行量子化重组。从技术崇拜到人文赋能建立"多想多做,正直正能量"的价值观体系,将量子物理的能量守恒定律转化为激励机制,形成持续的能量跃迁循环。四、未来挑战与战略迭代光启当前面临双重挑战:赛道能级跃迁军用超材料进入高速成长期(2023年产能提升至27吨/年),需在5年内完成第五代技术研发,同时布局低空经济、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等民用赛道。量子管理范式升级彭剑锋指出需平衡"牛顿范式"与"量子范式":在保持颠覆性创新的同时,强化工业文明的精细化运营能力,实现"既要又要"的态叠加管理。光启的成功验证了量子管理的核心命题:在VUCA时代,企业需建立"既确定又不确定"的辩证认知体系。其本质是通过量子化改造,将组织的熵增过程转化为创新能量跃迁,这在硬科技领域具有范式革命意义。正如访谈中强调的:"未来即现在"不是口号,而是通过量子思维将二十年后的愿景坍缩为当下的行动路径。